感统训练 一, 什么叫做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是指各种不同的感觉刺激信息经各种神经系统的传导进入大脑的中枢神经,在脑干部位作适当的整合,输出信息至中枢神经系统,此时各部位才能整体工作,使个体能顺利地与环境接触从而去发展各种能力。 二, 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简单几点〉 1 前庭平衡觉失调:表现为爱转圈而不晕,走路易跌倒,注意力不集中,手眼不协调,语言发展迟缓。 2 触觉失调:表现为害怕陌生环境,爱吃手,爱咬指甲,爱哭,过分依赖父母,容易生产焦虑,过分紧张等。 3本体感失调:表现为过分保护自己,缺乏自信,消极退缩,手脚苯拙等。 4 视觉感不良:表现为手眼协调能力差,阅读,书写能力差,会跳读或漏写。 5 听觉感不良: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见,过分安静或无故尖叫,表情冷漠。 三,感觉训练动作规范及作用〈基本〉 〈1〉 滑梯〈前庭〉 动作规范:要求儿童两手向外伸直,抬头眼睛向前看,双脚伸直并拢。 作 用:刺激前庭体系,锻炼颈肌及注意力,促进身体保护伸展反应。 〈2〉 滑板爬 动作规范:趴在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双脚并拢,抬头做游泳式爬行。 作 用 :调节前庭感和平衡反应,锻炼大肌肉及本体感,使整体感觉统合功能积极发展 〈3〉平衡台〈前庭〉 动作规范:站平衡台上,两脚分开,可做抛接球,左右踩 作 用:刺激前庭体系,改善手眼协调及注意力。 〈4〉平衡木〈前庭〉 动作规范:眼睛前看,双手向外平伸,可前走,也可到着走,老师要注意保护好学生的安全工作。 〈5〉踩踏石〈触觉,前庭〉 动作规范:按要求左右脚分别踩在脚踏石上 作 用:训练儿童平衡能力,思考能力及触觉刺激 〈6〉圆行滑车 动作规范:可坐或趴在滑车上,双手滑行,也可两人同做,大人拉小孩或小孩拉小孩 作 用:锻炼小孩的手臂力量及前庭平衡刺激,增强小孩与他人之间的社交能力 〈7〉手摇旋转盘 动作规范:孩子坐在圆盘中间,双手抓住把手,自己以手摇动旋转盘或老师帮助使其旋转 作 用:加强前庭平衡觉的刺激 〈8〉滚珠平衡板 动作规范:1,两脚踩上平衡板上的脚印,双眼注视下面的滚珠;2,平衡板单独拿在手上滚动 作 用:1,调节身体平衡2,训练手眼协调能力 〈9〉大陀螺〈前庭〉 动作规范:双手握住陀螺两边,左右摇摆可360度转,也可双人玩 作 用:强烈刺激幼儿左右脑发展 〈10〉协力踩踏车 动作规范:运用自身与脚的踩踏力量,可以使车子前进或后退 作 用:建立前庭固有平衡,发展协调性和平衡力,训练儿童关节,肌肉讯号输入,如两人玩则更需要合作与协调能力 〈11〉跳跳床 动作规范:可双脚跳或但脚跳,还可以边跳边丢接球 作 用:腿部大肌肉锻炼提高注意力和观察力 〈12〉羊脚球 动作规范:坐在球上,双手握住球耳,并向前跳,掌握重心 作 用:促进前庭觉,本体觉的统合发展,提高动作控制能力,促进腿部肌肉发展 〈13〉独脚椅 动作规范:坐在中心,把握重心,可左右脚交替抬起,转圈或丢接球 作 用:提高身体平衡能力,提高注意力 〈14〉大龙球 动作规范: 1,俯卧:协助幼儿俯卧在大龙球上面,大人抓住儿童大腿或小腿,前后摇动,并提醒儿童头不部抬高,向前摇手时手撑地。 作 用:提高自我保护反应能力及触觉刺激 2,坐大龙球:大人协助儿童坐在大龙球作上下震动。 作 用:强化地心引力信息协调,提高平衡和左右协调能力 3,仰卧:协作儿童仰卧在球是上,握住其腿部,先前后摇,在抓住其手和腿做左右摇动或360度摇动 作 用:强化地心引力信息协调,强烈前庭刺激和触觉刺激 4压力按摩:让儿童俯卧或仰卧在软垫上,大人用大龙球压在其身上,压时可消用力给予上下振动 作 用:强化触觉刺激和本体感觉 5抬大龙球:大人教导儿童抱住球,在往头上抬高,行走 作 用:锻炼大小肌肉,平衡能力及运动企划能力 〈15〉趴地推球 动作规范:抬头,并脚,胳膊悬空,双眼前看 作 用:改善身体双侧协调不良,提高注意力 〈16〉拍球 动作规范:单手拍球或双手交替拍球,双手拍双球 作 用:改善身体双侧协调不良及移动,提高注意力 〈17〉袋鼠跳 动作规范:儿童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向前跳 作 用: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信息 〈18〉圆筒 动作规范:儿童屈曲身体,手抱紧圆筒,双脚夹住以保护身体平衡,做前后左右大回转 作 用:促进身体协调及固有前庭感觉输入统合 〈19〉网缆 动作规范:俯卧,肚皮放中间,身体伸直,头抬高,脚蹬墙或大人辅助前后摇晃,可插棍,套圈。 〈20〉圆木马吊缆 动作规范:坐或趴在木马上,双手抓紧绳子,前后左右摇动 作 用:促进固有前庭感觉输入统合功能,提高姿势控制能力 〈21〉阳关隧道 动作规范:俯卧从隧道中爬过 作 用:加强肌肤的触觉刺激和四肢协调能力 〈22〉其它项目及作用 1, 翻跟斗:练前庭和本体感觉功能 2, 跳绳:练习双侧协调能力 3, 海洋球池:对触觉刺激和稳定情绪有一定作用 4, 青蛙跳:增强腿部肌力,促进神经发育 5, 万象组合: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多感觉刺激 6, 侧滚垫:改善触觉敏感或迟钝现象 7, 仰卧起坐:锻炼腰肌和腹肌 8, 脚步器:提高儿童平衡能力和观察力 9, 88轨道:提高注意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10, 踩高跷:提高四肢协调能力 11, 跳跳乐:提高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 12, 爬:手足爬对大脑神经刺激和提高四肢协调能力 13, 踢足球:提高观察判断能力和腿部力量 14, 障碍跳:提高腿部力量和前庭刺激 15, 平衡脚踏车:训练孩子平衡能力和注意力 16, 上下转盘 动作规范:将球放置在轨道上并慢慢地转动转盘,使球在轨道上持续滚动。 作 用:提高注意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附:1,根据孩子失调的程度,合理安排训练项目和训练强度,上课时应多与孩子沟通,多鼓励他们 2,观察孩子的表现,保护孩子的安全,运用动静交替原则,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密度,使训练多元化,系统化 3,要根据孩子的发展情况不断增强新的训练项目,提高训练层次。 4课后积极主动和家长沟通交流 |